怎样在二流大学中选择一流专业?
随着录取批次的合并,从考生的角度看,志愿填报中同时面对的高校和专业数量会成倍增加,“选择困难”的现象会更严重,因此更需要理清学校选择和专业选择的思路,尽早谋划。
专业与专业之间不存在高下之分,适合最重要
“二流”大学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往往没有特别之处,因此择校过程中学校和专业两个因素中专业就显得更为重要。“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和学校选择不同,专业与专业之间不存在高下之分,没有最好的专业,只有最适合的专业。考生需要在充分了解自己性格、兴趣、能力的基础上,结合社会需求,着眼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来选择专业。遗憾的是,现实中很多考生都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对自身的兴趣、性格认识不够,也无法合理地评估自身的能力优势,在专业选择时往往随大流,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以至于入学后丧失学习兴趣和毕业后就业难的情况大量出现。然而,考生专业选择的盲目性是个老问题,有关的报道和评论已经很多,本文的重点不在于此,本文关注的问题是,如果考生已经形成了适合自己的专业志向,那么应该如何对不同大学的相同专业进行比较,找到其中最好的呢?
专业评价的视角和标准
专业评价和大学评价并没有根本的不同,都可以从声誉、资源、师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几个维度去展开。但是专业数量有数百个之多,由于数据统计和工作量的关系,可靠的分专业的排名目前还比较少,而考生最为关心的毕业后的就业情况更是很少在排名中得到体现。我们曾经对300多个本科专业每个专业内不同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进行了排名,但就业率并不能反映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如专业对口情况、薪资水平、就业满意度等,现阶段,还没有任何公开的渠道可以获取这些就业质量数据,所以也就很难从就业角度来对不同学校的相同专业进行比较和选优。因此,从实际出发,我们选择用国家重点学科作为衡量好专业的标准。国家重点学科是教育部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载体。重点学科的遴选非常严格,考察的重点是学术队伍和科研成果,能够入选重点学科的都是在该学科学术水平最高的机构,因此可称之为一流专业。至今为止,国家共组织过三次重点学科的评选工作,2007年教育部公布了最近一轮评估结果。根据这次评估的结果,可以获知一流专业在不同类型高校中的分布情况,特别是在“二流”大学中的分布情况。
“二流”大学中的一流专业数量有限
2007年公布的重点学科名单分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其中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所覆盖的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各类高校中的分布如图1、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一流专业还是聚集在好大学里,985高校和211高校占有91%的一级重点学科和76%的二级重点学科,非211普通高校的一级重点学科和二级重点学科分别只占6%和18%。从重点学科的学校覆盖面来看,有一级重点学科的普通高校共计79所,有二级重点学科的普通高校共计165所,也就是说,千余所普通高校中高达80%以上都没有一流专业。
“二流”大学的一流专业绝大部分是理科类专业
非211普通高校的重点学科主要分布在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理科门类。非211普通高校的所有16个一级重点学科都是理科门类下的学科(表1),有关高校主要是理工、石油、农业、医药等行业院校。非211普通高校的123个二级重点学科中,理科门类下的也占绝大多数,达80%,而文科门类的只占20%。文科门类的二级重点学科所在的高校涉及财经、政法、师范、语言、艺术等类型(表2),这些重点学科实际上就是所在高校的特色和传统优势所在。
国家重点学科可以成为考生专业选择的参考,但前提是考生对相应的专业有理性的认知和明确的兴趣。特别是对那些成绩虽不能达到好大学的录取标准,但是又对某个专业有坚定兴趣甚至有志于在该专业继续深造的考生,了解“二流”大学中的一流专业在报考时就会很有价值。但是,专业方向不明确的同学,应该首先分析自己的专业兴趣所在,不能盲目追求国家重点学科,更不建议对A专业已有明确兴趣的考生去选择并无兴趣但是国家重点学科的B专业。
来源:新浪教育
责任编辑:liunaqin